色彩风格

以法治之力守护耕地,新洲检察书写去草护耕答卷

【字号:    】        时间:2025-06-16      

  本网讯(通讯员:陈诗洁 杨雨青)永久基本农田是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保护工作不容丝毫懈怠。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新洲区检察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召开听证会、磋商座谈会等方式,督促整治辖区违规种植草皮的永久基本农田地块2200余亩,并实现全面复垦复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然而,耕地保护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2025年3月14日,新洲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一次常态化走访调查中发现,辖区内某街道农田上再次出现违规种植草皮的情况。办案组第一时间向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调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卫星监测图斑等文件,锁定地块性质。随后,办案组联合区农业农村局专业人员实地勘查土壤耕层被破坏情况,运用无人机航拍固定证据影像,并通过依法询问村委会负责人、承包方等相关人员,调取土地承包合同,查清转包过程及种植规模。


△整改前

  经查明,该560亩地块属于国家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武汉某园林有限公司于2018年承包该地块后,因经营问题于2023年转包给嘉鱼县某草业农场,后者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种植草皮。历经两年时间,原本肥沃的耕作层已被草皮根系严重破坏,若不及时干预,有可能造成该农田地力严重下降,将直接威胁区域粮食产能安全。

  新洲区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办案程序,以“调查—磋商—监督—修复”为主线,于2025年3月20日组织召开行政公益诉讼磋商会。会议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和属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参加,明确责任主体认定,制定限期整改方案,并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堵塞流转环节监管漏洞。


△整改后

  在检察机关多次释法说理与现场监督下,4月14日,该草业农场启动草皮收割作业,并于4月底完成全部558亩草皮地清退工作。经区农业农村局现场查验,耕层厚度已恢复至20厘米以上,符合粮食作物种植标准。5月中旬,该地块完成玉米播种,新洲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人员再次返回现场查看时,一株株绿油油的幼苗已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这块永久基本农田终于回归其应有的“粮食属性”。

  近年来,新洲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藏粮于地”战略落地,切实走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最后一公里”。这既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职的“必答题”,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初心路”。下一步,新洲区检察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公益诉讼之笔,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粮食安全有我”的检察答卷,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赋能乡村振兴注入检察力量,绘就耕地保护与乡村发展共赢的美好画卷。